联系人:张经理
电话:0317-8085100
传真:0317-8385232
网址:www.btjieyu.com
邮箱:btjieyu@163.com
地址:泊头市营子镇徐郭工业区
当前位置:返回首页 > 行业动态 > 公司动态 >
主要产品:复合软管,输油软管,化工软管,软管,软管,重油软管,软管,快装输油软管,码头装卸油软管,船舶装卸油软管,轻型复合软管,槽罐车装卸复合软管等。
联系热线:电话:0317-8085100 传真:0317-8385232 手机:13383371871

复合软管在汽车行业的应用特点

捷宇石油优化 发布时间:2025-11-17

一、复合软管适配汽车行业的核心应用特点

汽车行业对输送管材的性能要求高度聚焦于 “不怕油腐蚀、抗高低温、柔性适配、稳定环保”,复合软管通过多层结构优化,准确匹配这些需求,在汽车生产制造、售后维修、新能源汽车等场景中展现出明显优点,具体应用特点如下:

(一)不怕油不怕溶剂性能不错,适配燃油与润滑油输送

汽车行业涉及大量燃油(汽油、柴油、乙醇汽油)、润滑油(发动机油、变速箱油)及溶剂(清洗剂、防锈剂)的输送,复合软管的内层材质选择针对性解决了油类介质腐蚀问题,这是其核心应用特点之一。

内层材质准确匹配油类介质:

针对燃油输送,复合软管多采用丁腈橡胶(NBR)内层或聚四氟乙烯(PTFE)内层。NBR 内层对燃油的不怕受性突出,在汽油、柴油中浸泡 12 个月,体积变化率≤5%,且能抵御乙醇汽油中乙醇对管材的溶胀作用(守旧橡胶管在乙醇汽油中易出现硬化、开裂),适用于汽车总装线的燃油管路预装、售后加油枪软管等场景。

对于高温润滑油(如发动机机油,工作温度可达 120-150℃),则选用氟橡胶(FKM)内层,FKM 内层不怕温范围 - 20℃-200℃,在高温润滑油中长期使用无老化、溶胀,且能不怕受机油中的添加剂(如抗氧剂、清净剂)腐蚀,适配发动机装配时的润滑油加注软管、售后保养的机油抽取软管。

外层防护减少油类污染影响:

复合软管外层多采用氯丁橡胶(CR)或聚乙烯(PE),CR 外层不怕油性优于普通橡胶,即使外层接触滴落的燃油或润滑油,也不会出现软化、粘连,保持表面完整性;PE 外层则具备不错的不怕溶剂性,可防止汽车生产中清洗剂、防锈剂对软管的侵蚀,延长使用寿命。例如,在汽车涂装车间的溶剂输送场景中,PE 外层复合软管可避免溶剂渗透导致的内层老化,使用寿命比守旧橡胶管延长 2-3 倍。

(二)抗高低温性能稳定,适应汽车全生命周期环境

汽车从生产制造到日常使用,需经历车间常温环境、发动机高温工况、冬季低温环境等多种温度变化,复合软管的多层结构设计使其具备宽温度适应范围,能稳定应对端温度波动。

高温性适配发动机周边场景:

汽车发动机舱内温度可达 80-120℃(涡轮增压发动机可达 150℃以上),复合软管的增强层与外层材质经过经得起高温改性,如采用芳纶纤维编织增强层(不怕温 - 196℃-200℃)、FKM 外层(不怕温 - 20℃-200℃),可在发动机周边的冷却液输送、真空管等场景中长期使用,无软化、变形。例如,发动机冷却液输送软管采用 “FKM 内层 + 芳纶增强 + FKM 外层” 结构,在 120℃冷却液中连续工作 5000 小时,性能无衰减,远优于守旧 EPDM 橡胶管(使用寿命约 3000 小时)。

不怕低温性应对冬季使用需求:

冬季汽车使用环境温度可低至 - 30℃(北方严寒地区可达 - 40℃),复合软管通过选择不怕低温内层与外层材质,如不怕低温 PE 内层(-60℃-60℃)、丁苯橡胶(SBR)外层(-40℃-80℃),在低温下仍保持良好柔韧性,弯曲半径可低至管径的 3-5 倍,避免守旧橡胶管低温硬化、断裂的问题。例如,汽车售后维修用的防冻液加注软管,采用不怕低温复合结构,在 - 30℃环境下仍可轻松弯曲,便于操作人员加注,而守旧橡胶管在该温度下会出现刚性增加,弯曲时易出现裂纹。

(三)柔性与轻量化优点明显,适配汽车复杂装配空间

汽车车身与发动机舱内部结构紧凑,管路布置需绕过车架、零部件等障碍,且装配过程中需频繁弯曲、拖拽,复合软管的柔性与轻量化特性正确适配这一需求,提升装配速率与使用便利性。

高柔性简化复杂管路布置:

复合软管的增强层多采用斜纹编织工艺(如涤纶纤维斜纹编织),弯曲性能不错,弯曲半径可低至管径的 3-5 倍(守旧金属管弯曲半径需 15-20 倍,普通橡胶管需 8-10 倍),可在汽车狭窄空间内实现 “直角转弯”“多段弯曲” 的管路布置。例如,在汽车变速箱油管路中,复合软管可绕过变速箱壳体与车架之间的狭小间隙,无需额外设置弯头配件,减少泄漏风险(配件连接点每增加 1 个,泄漏概率提升 15%-20%)。

对于需频繁移动的场景,如汽车生产线的机械臂加油软管、售后维修的移动加油设备,复合软管的柔性可避免管路因反复弯曲产生的疲劳损伤,使用寿命比普通橡胶管延长 1.5-2 倍,同时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(弯曲时所需力仅为守旧橡胶管的 1/2)。

轻量化降低汽车自重与装配负荷:

复合软管的密度仅为守旧金属管的 1/5-1/3(如 φ20mm 的复合软管每米重量约 0.3kg,同规格钢管每米重量约 1.5kg),用于汽车整车管路(如燃油管、真空管)时,可降低汽车自重,助力汽车轻量化(每降低 100kg 车重,百公里油耗可降低 0.3-0.5L)。

在汽车生产装配环节,轻量化的复合软管便于操作人员搬运、安装,单根 5 米长的复合软管可由 1 人轻松搬运,而同规格金属管需 2 人配合,装配速率提升 30%-50%。同时,轻量化特性减少了装配设备(如机械臂)的承重负荷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。

(四)稳定防护性能全部,符合汽车行业严苛标准

汽车行业对管路稳定要求高,需防止介质泄漏、静电积聚、等风险,复合软管通过结构设计与材质选择,构建了多角度的稳定防护体系,达到行业稳定标准。

防泄漏设计确定介质稳定输送:

复合软管采用多层密封结构,内层通过挤出或硫化工艺实现无缝成型(无接缝泄漏风险),中间增强层编织密度≥90%(高压场景≥95%),外层与内层通过黏结层紧密结合(层间剪切强度≥5MPa),确定介质无渗透、无泄漏。例如,汽车燃油输送用复合软管,经过 1.5 倍工作压力的气密性测试(工作压力 0.8MPa,测试压力 1.2MPa),保压 30 分钟无压降,符合汽车行业对燃油管路的泄漏标准(泄漏量≤0.1mL/h)。

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高压冷却液管路(如电池包冷却液输送),复合软管采用 “PTFE 内层 + 不锈钢丝增强 + PE 外层” 结构,不锈钢丝增强层可防止管路在高压下爆裂,同时内层 PTFE 的化学稳定性可避免冷却液(如乙二醇溶液)泄漏腐蚀电池包,确定电池稳定。

防止静电与特性应对稳定风险:

燃油、溶剂输送过程中易产生静电,复合软管通过在增强层添加导电纤维(如碳纤维、导电涤纶纤维),使软管整体电阻≤10⁶Ω,可将静电及时导除,避免静电积聚引发火灾爆炸。例如,汽车加油枪用复合软管,导电性能符合 GB 50155-2013《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》中对防止静电管路的要求,在加油站等易燃易爆环境中稳定使用。

复合软管外层可添加剂(如氢氧化镁、氢氧化铝),等级达到 UL94 V-0 级(垂直燃烧测试中,火焰在 10 秒内熄灭,无滴落物引燃下方棉花),适用于汽车发动机舱等高温易燃环境,即使遇到局部高温或明火,也能阻止火焰蔓延,降低火灾风险。

(五)不易老化与防止磨损性能突出,延长汽车管路使用寿命

汽车管路需伴随车辆全生命周期(一般 8-15 年,行驶里程 10-30 万公里)使用,且长期暴露在户外日晒雨淋、发动机舱高温油污、路面颠簸振动等环境中,复合软管的不易老化与防止磨损性能可长期稳定运行,减少维修替换频率。

不易老化性能适应长期户外使用:

复合软管外层采用不怕候性材质(如 CR、不怕候 PE),并添加抗紫外线剂(如炭黑、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),经过氙灯老化测试(模拟 5 年户外日晒),外层无明显开裂、变色,拉伸强度下降≤15%,远优于守旧橡胶管(老化后拉伸强度下降≥30%)。例如,汽车底盘的制动液软管,长期暴露在户外环境中,复合软管可保持 10 年以上的性能稳定,而守旧橡胶管一般 5-6 年需替换,降低车主的维修成本。

防止磨损性能应对复杂使用环境:

复合软管外层表面可设计不滑纹路(如菱形纹路),或包覆尼龙布增强层,磨耗量≤50mg/1000 转(ISO 4649 标准),可抵御汽车行驶过程中路面石子撞击、管路与车身零部件的摩擦损伤。例如,汽车悬挂系统附近的减震器油软管,复合软管外层的性能可避免因减震器上下运动导致的管路磨损,使用寿命比普通橡胶管延长 2-3 倍。

二、复合软管在汽车行业的典型应用场景与特点体现

(一)汽车生产制造环节

总装线燃油与润滑油加注:

应用场景:汽车总装过程中,向发动机、变速箱加注燃油、润滑油,以及向车身管路预装燃油管、真空管。

特点体现:采用 NBR 内层 + 涤纶编织增强 + CR 外层复合软管,不怕油性能确定无介质溶胀,高柔性便于在总装线机械臂上频繁弯曲操作,轻量化降低机械臂负荷,防止静电设计避免燃油加注时的静电风险。例如,某汽车总装厂采用该类型复合软管后,加注速率提升 25%,管路替换频率从每年 1 次降至每 3 年 1 次。

涂装车间溶剂输送:

应用场景:汽车涂装过程中,输送脱脂剂、磷化剂、电泳漆等溶剂与涂料。

特点体现:采用 PTFE 内层 + 芳纶编织增强 + PE 外层复合软管,PTFE 内层不怕强溶剂腐蚀(如脱脂剂中的强碱、磷化剂中的强酸),PE 外层不怕涂料附着,便于清洁,且特性符合涂装车间的消防稳定要求,避免溶剂泄漏引发火灾。

(二)汽车售后维修环节

移动加油与防冻液加注:

应用场景:4S 店、维修厂对车辆进行燃油补充、防冻液替换、机油抽取等维修作业。

特点体现:采用不怕低温 NBR 内层 + 涤纶编织增强 + SBR 外层复合软管,不怕低温性能冬季使用时的柔韧性,轻量化便于维修人员携带移动,不怕油外层适应维修车间的复杂环境,减少软管损坏。例如,维修人员使用该软管进行防冻液加注时,可轻松弯曲伸入发动机舱狭小空间,操作便利性明显提升。

制动液与转向助力油愈换:

应用场景:汽车制动系统、转向系统的液体替换,需输送制动液、转向助力油(多为矿物油或合成油)。

特点体现:采用 FKM 内层 + 不锈钢丝增强 + CR 外层复合软管,FKM 内层不怕制动液中的醇类物质腐蚀,不锈钢丝增强层确定高压下无爆裂,防止磨损外层抵御维修过程中的碰撞摩擦,确定制动与转向系统的稳定运行。

(三)新能源汽车专项场景

电池包冷却液输送:

应用场景:新能源汽车(电动、混合动力)电池包的冷却液循环输送,控制电池温度(正常工作温度 25-40℃)。

特点体现:采用 PTFE 内层 + 不锈钢丝编织增强 + 不怕候 PE 外层复合软管,PTFE 内层不怕冷却液(如乙二醇 - 水混合液、无水冷却液)腐蚀,不锈钢丝增强层适应冷却液循环系统的高压(工作压力 1.0-2.0MPa),不怕候 PE 外层适应电池包周边的高低温环境(-30℃-80℃),同时轻量化特性降低电池包整体重量,提升续航里程。

氢燃料电池氢气输送(低压场景):

应用场景: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低压氢气管路(如氢气泄露检测管路、燃料电池堆辅助管路)。

特点体现:采用 PTFE 内层 + 芳纶编织增强 + 抗氢脆 PE 外层复合软管,PTFE 内层具有不错的氢气阻隔性能(氢气渗透率低),芳纶增强层管路强度,抗氢脆外层避免氢气对管材的侵蚀,符合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稳定标准,确定氢气输送的密封性与稳定性。


上一篇:复合软管的结构分析和应用范围介绍
下一篇:没有了
联系人:张经理 电话:0317-8085100 传真:0317-8385232 手机:13383371871 / 13303170288
网址:www.btjieyu.com 地址:泊头市营子镇徐郭工业区 邮箱:btjieyu@163.com
泊头捷宇石油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Copyright © 2015-2016 YsEIMS. 版权所有   备案号:冀ICP备14000021号-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