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轻型复合油管的分类
轻型复合油管以非金属复合材料为核心基材,结合金属增强层或功能涂层,具备重量轻、不怕乏等优点,根据材质构成、结构设计及性能侧重的不同,可分为以下几类:
(一)按基材材质分类
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油管
核心构成:以玻璃纤维(无碱玻璃纤维为主,抗拉强度≥3000MPa)为增强材料,热固性树脂(如环氧树脂、不饱和聚酯树脂)为基体,部分产品会在内壁添加聚四氟乙烯(PTFE)涂层提升损性。
性能特点:密度低(约2.0-2.2g/cm³,仅为钢管的1/4-1/3),重量轻且刚性不错,常温下抗压强度可达80-120MPa,腐蚀性能不错(在pH值2-12的介质中长期使用无明显腐蚀);但高温性能有限,长期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120℃,短时不怕受温度不超过150℃,且抗冲击性能较弱,易受尖锐物体划伤。
典型规格:内径常见范围50-150mm,壁厚5-12mm,单根长度可根据需求定制(6-12m为主),连接方式多采用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,适配常规油田井口设备。
碳纤维增强复合油管
核心构成:以碳纤维(PAN基碳纤维为主,拉伸模量≥230GPa)为增强相,不错性能树脂(如双酚A型环氧树脂、聚酰亚胺树脂)为基体,部分产品会掺入少量芳纶纤维优化抗冲击性能,外壁可能涂覆抗紫外线涂层(如丙烯酸酯涂层)延长户外使用寿命。
性能特点:强度与模量高(抗拉强度≥1500MPa,比强度是钢管的5-8倍),重量仅为同规格钢管的1/5-1/4,不怕高低温性能不错(长期使用温度-50℃-180℃,部分改性产品可达200℃),不怕乏性能突出(循环载荷下使用寿命是钢管的3-5倍);但成本较不错(约为玻璃纤维复合油管的3-5倍),抗横向冲击性能仍需提升,安装时需避免剧烈碰撞。
典型规格:内径30-120mm,壁厚3-8mm,单根长度8-15m,连接方式以特别螺纹(如梯形螺纹+密封胶圈)为主,高压密封性能(密封压力可达30-50MPa)。
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油管
核心构成:以芳纶纤维(如对位芳纶,断裂强度≥2800MPa)为增强材料,聚氨酯或尼龙树脂为基体,内壁通常复合一层高密度聚乙烯(HDPE)内衬,提升不怕介质溶胀性,外壁添加剂(如氢氧化铝)达到稳定要求。
性能特点:柔韧性优良(弯曲半径可低至管径的5-8倍,钢管一般为15-20倍),抗冲击性能不错(落锤冲击试验中,10kg重锤从1.5m高度落下无破裂),不怕油溶胀性能不错(在原油或成品油中浸泡12个月,体积变化率≤3%);但刚性较低(抗压强度40-60MPa),经得起高温性能较弱(长期使用温度不超过80℃),不适用于高压、高温工况。
典型规格:内径40-100mm,壁厚4-10mm,单根长度可定制(5-10m),连接方式多采用快接头(如卡扣式接头),便于现场快安装与拆卸。
(二)按结构形式分类
单层复合油管
结构特点:采用“单一增强层+基体树脂”的单层结构,增强材料均匀分布于树脂基体中,无额外功能层,生产工艺简单(以拉挤成型为主,生产速率还不错,可连续生产长度达50m以上)。
性能侧重:成本还行、生产周期短,适用于对性能要求不高的中低压场景;但功能单一,若需提升防止磨损、不易腐蚀等性能,需额外进行后处理(如内壁镀膜、外壁涂覆)。
适用场景:低压输油管道(工作压力≤10MPa)、油田井口短节连接、临时输油管线等,如油田勘探期间的临时原油输送。
多层复合油管
结构特点:由2-3层功能层复合而成,常见结构为“内层防腐层(如PTFE、HDPE)+中间增强层(玻璃纤维/碳纤维)+外层防护层(抗紫外线/涂层)”,部分产品会在增强层与防腐层之间添加黏结层(如环氧树脂胶黏剂),确定层间结合强度(层间剪切强度≥15MPa)。
性能侧重:功能全部,集防腐、不怕衰老、于一体,可根据工况需求调整各层材质与厚度,如高温工况下增厚树脂基体并选用高温树脂,腐蚀工况下增加内层防腐层厚度。
适用场景:长期输油管道(工作压力10-40MPa)、深井采油套管(井深≤3000m)、含腐蚀介质的输油管线(如含硫原油、含盐水原油输送)等,是目前应用普遍的类型。
金属复合增强油管
结构特点:在复合材料层中嵌入金属增强件,常见形式为“复合材料基体+金属网/金属螺旋管”,金属增强件(多为不锈钢网或铝合金管,厚度0.5-2mm)主要起抗冲击、抗横向载荷作用,复合材料层提供轴向强度与蚀性能,两者通过胶黏剂紧密结合。
性能侧重:兼顾复合材料的轻量化与金属材料的抗冲击性,横向抗压强度比复合油管提升40%-60%,不怕乏性能也愈优(循环次数可达10⁶次以上);但重量比复合油管略高(约增加10%-15%),成本也相应上升。
适用场景:高压输油管道(工作压力40-60MPa)、频繁移动的输油管线(如油田修井作业用油管)、易受外力冲击的场景(如矿区输油管道,可能面临落石撞击)等。
(三)按不怕压等级分类
低压复合油管:工作压力≤10MPa,主要采用玻璃纤维增强或单层结构,适用于低压输油、临时管线等场景,如油田集输站内部的低压原油输送。
中压复合油管:工作压力10-40MPa,以多层结构玻璃纤维复合油管或单层碳纤维复合油管为主,适用于常规采油井套管、中压输油管道,如浅井(井深≤2000m)采油作业。
高压复合油管:工作压力40-80MPa,多为金属复合增强或多层碳纤维复合油管,具备、高密封性能,适用于深井(井深2000-4000m)、高压油气井采油,如页岩油开采中的高压输油管。
二、轻型复合油管的使用范围
轻型复合油管凭借轻量化、不易腐蚀、不怕乏等优点,在石油自然气、矿山、化工等区域应用普遍,不同类型的油管因性能差异,适用场景各有侧重,具体如下:
(一)石油燃气开采区域
常规油田采油作业
适用类型:中压多层玻璃纤维复合油管(工作压力15-30MPa,使用温度≤100℃)、中压碳纤维复合油管(工作压力20-40MPa,使用温度≤150℃)。
应用场景:浅井(井深≤2500m)采油套管、井口输油短节、油田集输管线。此类场景中,复合油管的轻量化优点明显,单根油管重量仅为钢管的1/3-1/4,可减少井口设备承重(降低设备投资20%-30%),且不怕原油中含硫、含盐水介质的腐蚀,使用寿命比钢管延长2-3倍(钢管一般3-5年需替换,复合油管可达8-12年)。例如,在华北某油田的浅井采油作业中,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油管后,井口吊装设备功率从50kW降至30kW,年能耗降低40%,且5年内无腐蚀破损情况。
页岩油/页岩气开采
适用类型:高压金属复合增强油管(工作压力50-80MPa,使用温度≤180℃)、高压多层碳纤维复合油管(工作压力40-60MPa,使用温度≤200℃)。
应用场景:水平井压裂管线、深井(井深3000-4000m)采油套管。页岩油开采需频繁进行高压压裂作业(压力可达70MPa),且井下温度较不错(150-180℃),复合油管的、经得起高温与不怕乏性能可达到需求,同时轻量化特性便于水平井管柱的下入与回收(水平段管柱长度可达1000m以上,复合油管可减少牵引设备负荷30%以上)。例如,四川某页岩气田采用碳纤维复合油管作为压裂管线,压裂作业中管柱无变形、渗漏,且单次作业管柱铺设时间从钢管的8小时缩短至4小时,作业速率明显提升。
边际油田制造
适用类型:低压单层玻璃纤维复合油管(工作压力≤10MPa,使用温度≤80℃)、中压芳纶纤维复合油管(工作压力10-20MPa,使用温度≤80℃)。
应用场景:离岸边际油田(储量小、制造成本高)的输油管线、临时采油设施。边际油田制造需控制投资成本,且离岸环境腐蚀性强(海水、高盐雾),复合油管的低成本、蚀与易安装特性可降低制造门槛——其安装无需大型起重设备(人工即可搬运短节油管),且在海水腐蚀环境中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,远高于钢管的3-5年。例如,南海某边际油田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油管搭建临时输油管线,单公里投资成本比钢管降低25%,且3年内无维护需求。
(二)矿山与化工区域
矿山原油/成品油输送
适用类型:中压多层玻璃纤维复合油管(工作压力15-25MPa,使用温度≤100℃)、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油管(工作压力10-15MPa,使用温度≤80℃)。
应用场景:矿山内部原油转的运管线、成品油加注管线。矿山环境复杂,管线易受矿石撞击、粉尘磨损,复合油管的抗冲击与防止磨损性能可应对此类问题——芳纶纤维复合油管的柔韧性可避免矿石撞击导致的破裂,玻璃纤维复合油管内壁的PTFE涂层可减少粉尘附着导致的堵塞。例如,内蒙古某煤矿的原油转的运管线采用芳纶纤维复合油管,使用2年内无撞击破损,管线内壁无明显粉尘堆积,输送速率稳定。
化工腐蚀性介质输送
适用类型:多层不易腐蚀复合油管(内层PTFE/HDPE,外层玻璃纤维增强,工作压力10-30MPa,使用温度≤120℃)。
应用场景:化工园区含酸、含碱原油或成品油输送(如含硫原油、含甲酸成品油)。化工介质腐蚀性强,守旧钢管易出现点蚀、穿孔,而复合油管的内层防腐层可隔绝腐蚀性介质,外层增强层提供结构强度,在pH值1-13的介质中可长期稳定使用。例如,江苏某化工园区采用多层复合油管输送含硫原油,使用4年内管线无腐蚀泄漏,远优于钢管1-2年的替换周期,且无需定期防腐维护(钢管每年需进行1-2次防腐涂层修补)。
(三)特别环境与应急场景
低温环境应用
适用类型:低温改性复合油管(添加抗冻剂的环氧树脂基体,玻璃纤维增强,工作压力10-30MPa,使用温度-50℃-100℃)。
应用场景:寒带地区(如东北、西伯利亚)油田采油与输油。低温环境下,钢管易因低温脆性导致断裂,而复合油管的低温韧性不错(-50℃下冲击韧性≥20kJ/m²),且无低温收缩导致的密封失效问题。例如,黑龙江某油田冬季(低温-40℃)采用低温改性复合油管,管柱无断裂、渗漏,而此前使用的钢管每年冬季需愈换2-3次受损管段。
应急抢修与临时输送
适用类型:轻型芳纶纤维复合油管(重量≤5kg/m,工作压力≤15MPa,使用温度≤80℃)、快连接玻璃纤维复合油管(配备卡扣式接头)。
应用场景:输油管线泄漏应急抢修、临时供油管线(如野外工程、灾害救援)。复合油管重量轻、易搬运,单人即可携带10-15m长的短节油管,且快接头可实现3-5分钟/个的连接速度,远快于钢管的法兰连接(30-60分钟/个)。例如,某油田输油管线因腐蚀泄漏,采用芳纶纤维复合油管搭建临时管线,从运输到安装完成仅用2小时,确定了原油的连续输送,而守旧钢管抢修需 6-8 小时。